數據詳情
編號 BD00065號 多主題著錄
收藏單位 中國國家圖書館 多主體關係 BD00065號
語種及其他 漢文 首題
分類號 F1110118 尾題
文獻名 正法華經(七卷本)卷四 雜寫
參考號1 地065 年代 唐寫本。7~8世紀。
參考號2 107∶6194 字體 楷書。
總體數據 230.1×25.5釐米;5紙;共140行,行17字。 圖版 圖版:《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001/414B~417A。 《敦煌寶藏》,097/237A~240A。
每紙數據 01:46.3,28; 02:45.6,28; 03:46.0,28; 04:46.2,28; 05:46.0,28。 備註
外觀描述 卷軸裝。首脫尾脫。經黄紙。打紙。卷面多斑點。有油污。有墨欄。 出處
對照閱讀
敦煌原圖 對應文字
暫無“原圖”
第1張右起第1列開始 第6張左起第1列結束 共6張 五百聲聞知本際等,而歎頌曰: 「我等聞斯,  乃知前失,  已得受決,  是上佛道。  稽首世尊,  無量明日,  唯愍講斯,  所演光耀。  猶如愚冥,  不能分別,  所以一一,  而獲滅度。  今日歡然,  安住所化,  志願廣普,  諸通慧事。  如有一子,  行來求索,  即時遊入,  于慈室堂。  於彼覩見,  多財富者,  於時富士,  廣設飲食。  其人一寐,  而不飲食,  明月珠寶,  而繫在結。  因此臥寐,  從寐而起,  坐慈藏室,  而歡喜悅。  彼愚騃子,  而越利誼,  尋時起去,  遠行入城,  求服飲食,  甚不能獲,  行索供饍,  財自繫活,  從人得食,  謂獲無為。  明珠約結,  而自念言,  今此珍寶,  為在不乎?  續在佩身,  求不知處。  故復覩見,  慈室長者,  所可施與,  丈夫之事。  即為示說,  善哉快言,  暢現妙寶,  教化令度。  其人適見,  第一安隱,  蒙寶之恩,  獲致於斯。  有無極財,  藏滿豐盈,  又以五欲,  而自娛樂。  如是世尊,  說譬若茲,  吾等前世,  俱發志願。  非是如來,  之所興為,  於往古時,  長夜精進。  世尊我等,  下劣心弊,  不能覺了,  如來教化。  心無志願,  不肯進前,  而以泥洹,  歡喜自慶。  如佛聖教,  所覺開度,  如是計之,  無得滅度。  人中之上,  愍發慧誼,  乃為滅度,  第一無為。  此結明珠,  離垢上珍,  今日我等,  所聞無限。  因從化導,  普顯怡懌,  各各逮得,  別授殊決。」   正法華經授阿難羅云決品第九 於是賢者阿難自念言:「我寧可蒙受決例乎?」 心念此已發願乙密,即從坐起稽首佛足。賢 者羅云,復前自投世尊足下,俱共白言:「唯 為我等演甘露味,大聖是父靡不明徹,無歸 得歸、無救得救、無護得護,於諸天、人阿須倫,興 立莊嚴若干種變。阿難、羅云,則是佛子亦是 侍者,持聖法藏,惟願世尊,孚令我等所願 具足,授無上正真。」又餘聲聞合二千人, 與塵勞俱,皆從坐起,偏袒右肩一心叉手,瞻 戴尊顏我等逮見。 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 得作佛,號海持覺娛樂神通如來.至真.等正 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 師,為佛.眾祐,先當供養六十二億佛,恭順奉 侍,執持正法將護經典,然後究竟成最正覺。 於是開化二十百千江河沙等天人,使發無 上正真道意。其佛國土清淨無瑕,地紺琉璃, 竪諸幢幡,自然莊嚴世界平正,無沙礫石、 山陵谿谷,地皆柔軟如天綩綖,劫名柔和, 無有雷震。時佛壽命不可計數億百千姟,無 可為喻難得崖底,諸弟子眾受道教者,不可 計會億百千姟無能限量。阿難成佛為大聖 時,所以名曰海持覺娛樂神通,其土人民多 神變周旋。如來滅度後法住過倍,像法存立 復倍正法。十方無量江河沙等億百千佛,悉 當歎頌彼佛功德。」於時世尊,而讚歎頌曰: 「今佛頒宣,  諸比丘眾,  仁者阿難,  總持吾法,  於當來世,  成為最勝,  供養諸佛,  六十二億,  名曰海持,  覺乘神通。  於此博聞,  彼成大道,  其土清淨,  顯現微妙,  自然跱立,  無數幢幡。  諸菩薩眾,  如江河沙,  皆是如來,  之所建發。  悉如最勝,  無極神足,  其德名聞,  流遍十方。  欲計壽命,  無量難限,  教化世間,  多所愍傷。  假使其佛,  滅度之後,  正法當住,  過倍其數。  像法存立,  轉復過倍,  最勝宣發,  教化若茲。  又此眾生,  如江河沙,  興報應心,  立以佛道。」 爾時新發意八萬菩薩,各自念言:「怪未曾聞 古來未有,吾等焉用菩薩誼為?諸聲聞類 頑嚚之儔,乃復授決當獲大道。何因若茲?」 世尊即知其心所念,便告之曰:「諸族姓子及 比丘聽,佛法平等。族姓子,這發無上正真 道意,前於超空如來.至真.等正覺所,而現 在博聽眾經,常修精進,來至吾所欲建慇懃。 由是緣故,速得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仁賢 阿難,為佛世尊奉持法藏,修菩薩行,出家 之緣意履雅願,以諸族姓子用相託付。」 爾時 阿難自親從佛,聞已無量空無之誼,當得 成佛授國土決,聞本行願歡喜悅豫,尋即憶 念無央數億百千之姟諸正覺典。又觀本行 所履之跡前後劫數。即歎頌曰: 「我本聞有,  無量諸佛,  悉念為余,  說經典時。  諸有滅度,  最勝大聖,  余皆憶識,  如所聞說。  得立佛道,  心不懷疑,  如是比者,  善權方便。  而為安住,  立侍者地,  以大道故,  奉持正法。」 於是世尊告賢者羅云:「羅云思之,汝當來世 當得作佛,號度七寶蓮華如來.至真.等正覺. 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 為佛.眾祐,則當供事如十世界塵數如來, 當為諸佛現作尊子,亦復如今為吾息也。其 度七寶蓮華如來,國土、壽命、教化眾生、所有 莊嚴,亦如海持覺娛樂神通世界清淨,羅 云當為其佛尊子,過是已後當得無上正真 道成最正覺。」時佛頌曰: 「羅云是我,  尊上長子,  幼少精童,  柔和殊妙。  斯佛之子,  當得大道,  常以法施,  多所悅喜。  無數億佛,  所見哀念,  欲得算計,  無能限量。  普為最勝,  諸佛之子,  當成大道,  眾比丘像。  又此羅云,  所行溫雅,  興立殊願,  奉吾正戒。  諮嗟宣揚,  世雄導師,  言我今是,  如來之子。  諸德無量,  億姟之數,  設有思念,  莫能限量。  其羅云者,  佛之長子,  今所通履,  住佛道故。」 爾時阿難、羅云,俱白佛言:「今我等見二千聲 聞,學弟子戒心懷忻然,瞻戴尊顏,道法正 典不可思議,願及是時。」 佛告阿難、羅云:「寧見 二千聲聞學弟子法戒者乎?」 阿難白佛言: 「唯然見之。」 佛告阿難:「斯黨同行等學大乘,當 供養五百世界塵數如來執持正典,然於後 世一時同集,布於十方各各異土,逮成無上 正真道為最正覺,號寶英如來.至真.等正覺. 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 為佛.眾祐。其壽一劫,覺慧平等,諸聲聞同 多少無差,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滅度之後正 法住立,數亦無異。」 時佛頌曰: 「此諸聲聞,  二千朋黨,  今悉住立,  於世尊前。  斯等聖智,  佛皆授決,  將來之世,  便當成佛。  而顯示現,  無量譬喻,  覩見諸佛,  悉當供養。  便當逮獲,  無上尊道,  住於道行,  猶得自在。  其名行異,  遊處十方,  悉當忍辱,  須臾不變。  當復獨處,  坐叢樹下,  當得佛道,  成就慧誼。  皆當成覺,  號同一等,  名曰寶英,  流聞世界。  其佛國土,  平等殊特,  諸聲聞眾,  等亦如是。  神足光明,  皆遍世間,  周流一切,  十方國土。  分別經法,  有所依猗,  正法存立,  等無有異。」 於是諸學聞佛授決,歡喜踊躍,不能自勝, 以頌讚佛: 「聞佛授我決,  世光見飽滿,  如甘露見灌,  已獲無極安。」 正法花經藥王如來品第十 佛告諸比丘:「道法一等,無有二乘,謂無上正 真道。往古來今無有兩正,猶如眾流四瀆歸 海合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減。 若族姓子欲至正覺,解無三塗去來今者,當 學受持正法花經分別空慧無六度想,不以 花香伎樂供養為供養也;當了三脫至 三達智無極之慧,乃為供養。所以者何?乃 昔久遠劫難稱限,爾時有佛,號藥王如來.至 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 御.天人師,為佛.眾祐,世界名大淨,劫曰淨除。 藥王如來壽二十中劫,諸聲聞眾三十六億, 菩薩大士有十二億。時轉輪王名曰寶蓋, 典主四域,王有千子,端政勇猛,有七寶聖 臣,降伏怨敵。其王供養藥王如來,具足五中 劫,與眷屬俱一切施安奉敬藥王。過五劫已 告其千子:『吾已供侍如來,若等亦當順遵前 緒。』於時千子聞父王教,復以五劫供養藥王 如來,進以上妙不違所安。 「彼一太子名曰善 蓋,閑居獨處靜然思念:『我等今者供養如來, 寧有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