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詳情
編號 | BD00557號B | 多主題著錄 | |
收藏單位 | 中國國家圖書館 | 多主體關係 | BD00557號B |
語種及其他 | 漢文 | 首題 | |
分類號 | F1110792 | 尾題 | |
文獻名 | 正法念處經卷二五 | 雜寫 | |
參考號1 | 荒057 | 年代 | 唐寫本。7~8世紀。 |
參考號2 | 134∶6653 | 字體 | 楷書。 |
總體數據 | 48.5×27釐米;1紙;共28行,行17字。 | 圖版 | 圖版:《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008/211B~212A。 《敦煌寶藏》,101/082A~B。 |
每紙數據 | 備註 | ||
外觀描述 | 卷軸裝。首脫尾脫。有墨欄。 | 出處 |
對照閱讀
敦煌原圖 | 對應文字 |
暫無“原圖” |
第一行
於城邑聚落。而常修禪。非禪
戒者。離禪行戒。離惡戒者。恐遭眾惡。捨之不
為。如人醉酒。行不善業。智人見之。斷酒不
飲。復有三種戒。一者諂曲戒。二者不諂曲
戒。三者性善戒。諂曲戒者。垢染不淨得少果
報。不諂曲戒者。得大果報。性善戒者。若心增
上則得大果。若心劣弱其果則小。復有三種。
一者因緣持。二非因緣持。三者法不應作。
因緣持者。有因緣故。護持禁戒。非因緣者。無
緣持戒。不應作者。生於大姓所不應作。護種
姓故。復次從緣持戒者。為得佛故。以思勝故。
其果則大。無緣持戒。其果則小。不識果故。
不應作者。求世名故。其果亦小。生於人中。復
有三種。一者畏師。二非畏師。三者畏於惡道。
畏師持戒名下持戒。非畏師持戒名中持戒。
若畏惡道名上持戒。復有三種。一者自持戒。
而不教人。二者自行教人。三者於他行捨。復
有三種。一者缺戒。二者不缺戒。三者一切缺
戒。缺戒者。初善持戒。後則破戒。是名缺戒。
不缺戒者。初中後時。常善持戒。是名不缺戒。
一切缺戒者。會諸外道。而受齋戒。邪見殺生。
是名一切缺戒。
復次比丘。觀四種戒。何等為四。離口四過。
一者妄語。二者兩舌。三者惡口。四者綺語。復
有五種戒。止五境界。是名為五。復有六種因
緣而持禁戒。一者畏他求便。二者畏於罰戮。
三者怖畏。四者因緣。五者不觀。六者自性。復
有七種戒。謂身三戒。口有四戒。比丘如是。觀
無量持戒。眾生畏於惡道。持戒能度。如是持
戒。略說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
|